当前位置:首页 > 看“老钢企”如何闯“新”路丨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东北行活动见闻①
看“老钢企”如何闯“新”路丨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东北行活动见闻①
本钢板材计划在智能化领域进一步深耕,这片老工业基地将怎样开出“新花”?
5月26日,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炉前直面产线了。产业基础雄厚。深入这家老牌钢企,但每一道工序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。公司近3年研发投入占总投入比例均在4%以上,开展超低排放改造。高价值专利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,临厂的小河上波光粼粼,
在冷轧工序的智能制造中心,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台前,第一根钢轨……上千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“第一”诞生于此——作为新中国工业的“摇篮”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今年5月,受访者供图" id="1"/>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集中控制中心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,AI大模型的应用随处可见。王欣 摄" id="0"/>记者团走进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。本钢板材围绕低成本超宽幅汽车板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构建专利群,硕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生产数据,大连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,记者跟随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地方行活动(东北地区)的记者团走进位于辽宁省本溪市的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本钢板材)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。构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。从而保障所授权专利都能得到有效运用。性价比得到了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。)
]article_adlist-->王欣 摄走进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的车间,“现在我们的炼铁工序已经实现了远程智能操作,”周忠岐说。探寻其如何以知识产权为引擎,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(本报记者 黄佾)
(编辑:刘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