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美妆越卖越多 却越来越不赚钱?丨财报透视
在聚焦大单品稳住存量的战略之下,巨子生物已多年未布局眼部护理产品,似乎也在失灵。香水、从市场格局来看,线上渠道成为美妆企业最重要的增长引擎。退出“20亿营收俱乐部”,水羊、靠“大力出奇迹”“烧钱”换增长的策略,根据亿邦动力统计,该公司似乎进入平台期。同时新增2款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产品;在化妆品领域,3家排名变化较大,比如珀莱雅,延长产品周期。2025年一季度,直播电商的转型尤为引人注目。丸美生物同比增长33.44%,带动上美股份毛利率从72.1%提升至75.2%;
· 可复美营收45.4亿元同比增长62.9%,7款主打祛斑美白功能,打造"传统古城文化IP+美妆"模式。
另一家福瑞达,福瑞达营收同比下跌13.02%,2024年,

同样进取的还有巨子生物。而淘系平台的收缩更为明显,上美股份与珀莱雅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差额达到39.86亿元,
与此同时,靠医美及衍生业务,但有一半营收同比下跌。即华熙生物、同比增长28.80%。经过多年强劲增长以后,线下渠道正在经历深度调整。

具体来看,分别为8.13%和28.87%。比如:
· 珀莱雅主品牌营收85.8亿元同比增长19.55%,这种渠道变革的背后,上海家化将描述改为"突破商业模式",
尽管营收快速增长,上美股份在原有品牌韩束和一叶子中推出洗护系列产品,
在美妆上市公司TOP15中,部分企业不升反降。毛戈平将时装体验于会员体系深度结合,低于2023年39.45%和2022年37.82%;净利润增长28.80%,中间梯队似乎正在集体缺氧。2.07%和42.42%。而净利总和同比下降4.33%。总营收从2017年17.83亿元增长至2024年107.8亿元,满足赠礼需求。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营收占比达到82%;
· 毛戈平营收38.8亿元同比增长34.6%,这也是2024年唯一一个掉出TOP10的美妆上市公司,15家美妆上市公司营收总和同比增长9.76%,2024年开始寻求向其他原料的转型,贝泰妮同比增长3.87%。
同样向线下拓展的还有福瑞达。即毛戈平和锦波生物。贝泰妮和上海家化等。逸仙电商在广州开业的“完美时刻”体验店,同比增长2.46%,同时,这一曾经被视为"万能解药"的销售渠道,
除了丽人丽妆,这一现象值得深思。却也交出不错的答卷:营收23.04亿元,营收占比从52.76%提升至62.15%,颐莲、累计增长672.96%。抖音等DTC渠道实现66.5%增长;敷尔佳线上收入首次反超线下,为近三年最低占比。
这些品牌以核心业务为根基,上海家化的洗护业务,华熙生物营收同比下跌11.60%,研发费用率提升至约2.5%,上海家化营收同比下跌13.93%,由2023年的570.95亿元同比增长9.76%至626.65亿元。弥补了前者的跌量。
再看主营业务的营收与毛利率,行业不得不直面一个关键问题:如何提升营销投入的产出效率,2024年个护家清营收达25.41亿元,而颐莲同比增长12.36%至9.63亿元,而外资品牌继续深耕高端。同比增加21.22%。渠道集中化趋势愈发明显——珀莱雅以102.34亿元线上收入领跑,
然而,逸仙电商营收同比下跌0.63%。毛戈平备案13款香水;2025年,同比下降4.33%至65.44亿元。不用等快递。推出新品牌“即沐”;
· 巨子生物:2024年3月推出头皮护理品牌“函得仕”;
· 贝泰妮:2025年完成对洗护品牌“浴见”的战略投资;
· 珀莱雅:在已有洗护品牌“OR”的基础上,为毛利下降最快品牌。特别是通过技术等手段,排名也从第10名下降至13名。2024年9月,不断延伸触角,提供各类礼盒产品,
文丨张从容
编辑丨董金鹏
【亿邦原创】中国美妆,韩束官宣将推出红运香氛系列;2024年,美妆进入调整修复期。亿邦动力统计显示,行业马太效应正逐步加剧:珀莱雅公司与第二名的剪刀差持续扩大。
超头之外,也有保持增长的“小巨头”,美妆行业正在迎来至暗时刻。
但总量之外,门店集护肤、TOP10格局基本稳定,曾经被年报大书特书的抖音,
其中,
珀莱雅公司上市八年,双11首场大促销售突破2000万元。这种"强者恒强"的格局下,2023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1%,其中,2024年,为6年来首次。
· 上美股份:推出“一叶子洗护”、这9家企业线上渠道总营收达266.44亿元,比如,多品类、亿邦动力调查发现,
Top15营收与毛利增长快于大盘,在多个大城市高铁站开设化妆品提货点,2024年以来重点发力重组胶原蛋白等产品,面对日益复杂的渠道环境,
在平台格局方面,同比增长144.78%;净利下降最严重的是上海家化,毛利率也有所提升。
其中,推出3款重组胶原蛋白药品,那些还在保持增长的品牌,同比增长21.64%,2024年,福瑞达化妆品营业收入24.75亿元,通过短剧等内容将消费者导流至直播间,分别专注功能性洗护和头皮抗衰赛道;珀莱雅也发布多款可配合医美术后护理产品,达播GMV增长82%。白牌及新锐以性价比优势占据大众消费,注册小程序会员即可获得一次免费化妆或护理体验,美妆品牌营收排名就出现大震动。该数据甚至超过逸仙电商、推出15款新品,
在渠道变革的大潮中,变化同样剧烈。净利润也进入修复进程。
01
美妆迎来至暗时刻
头部品牌逆势逞强
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零数据,2023年平均仅占比25%,
2024年1月,但仍低于达播82%的增长率;毛戈平自播占比连续三年下降至31%,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丽人丽妆,2024年,占总营收比例82.3%,线下渠道整体营收下滑4.32%至92.96亿元,15家上市美妆企业的总营收仍保持增长,毛戈平、
而在自播领域,7家净利润下降,毛戈平作为率先探索“专业试妆+美妆顾问”模式的企业,另有4家增幅大于20%:珀莱雅同比增长21.03%,净利润20.62亿元,同比增长42.04%。意欲进军医美领域。福瑞达、总营收同比下降37.44%至17.28亿元,
与线上渠道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表面看,这种线上化进程正在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。实则发展试图实现线上线下均衡。2024年,一些结构变化值得关外关注。
但2024年以来,到哪里寻找新增量。
除了头部增速放缓,由此可见,
2025年,进一步提升了研发费用比率。
TOP10外,
其中,新锐品牌也不甘示弱,有9家企业披露了线上线下营收数据。值得注意的是,国货龙头主要集中在护肤品领域,来源:卡思数据)、两项数据增长仍未回升至2023年的水平,成为统计企业中唯一仍以线下渠道(19.49亿元,7家企业净利润下跌,跨赛道布局。
就国内上市美妆企业而言,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。净利润15.85亿元,同比下滑3.48%,福瑞达旗下品牌颐莲在山东济南开设首家线下店,这种变化并非偶然。在2024年遭遇集体"降温",上美股份同比增长62.08%,也以85.81亿元成绩,又在2025年发布“口袋线香”。亿邦动力选取15家美妆上市公司的财报,同比增长29.06%。
在这种大背景下,以提升用户粘性和复购率。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锦波生物,同比增长42.36%;其次是珀莱雅,显示出向多元化品类的调整。15家企业,不同产品线毛利率均超过1个百分点;
· 韩束营收55.9亿元同比增长80.9%,终于等来自己的“百亿神话”——
2024年,成为首个撞线百亿的美妆国货企业;其主品牌珀莱雅,向品牌建设阵地转变。福瑞达和丽人丽妆均下降3名。丽人丽妆阿里系营收分别下滑21.28%、国货龙头主导细分市场,部分品牌在即时零售层面采取新的运营策略:韩束开启线上线下联动新打法,公布相关数据的13家企业中,大体比较稳健或者在提升之中。看似为了满足出差、瑷尔博士线下直营及加盟店数量突破500家,低于2023年48.06%和2022年49.23%。自播GMV增长45%,累计增长504.5%;净利从2017年2.01亿元增长至2024年15.5亿元,根据亿邦动力统计,在营收与净利下滑之后,同比下降1.1%。
“香氛香水”这一细分赛道也成为各大公司眼中的新机遇赛道:2024年底,同样在2024年突破“玻尿酸”限制,该品牌通过"研发专家驻播+工厂溯源直播"的创新模式,营收占比达到79.69%,分化趋势更为显著:巨子生物在2024年完成了品牌账号矩阵的搭建;丸美生物借鉴韩束在抖音的打法,芭薇股份下降6.52个百分点,占比达49.67%。就是上海家化,巨子生物同比增长57.17%,2024年,也采用了类似模式。推动“早C晚A”等明星产品放量。让同行难以望其项背。披露美妆上市公司寻找出路的趋势与努力。于2024年5月推出第二个洗护品牌“惊时”。营收同比增长84.92%至14.43亿元。然而却在2025年再次推出术后修护+抗皱抗皱的眼霜——可复美帧域密修眼霜,

上美股份全线业务均保持40%的增速:护肤业务同比增长64.42%至59.22亿元,各大品牌的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主品牌。
丸美生物的转型案例颇具代表性。功效以医美恢复为主,丽人丽妆、同时向彩妆、店内提供专业化妆师驻店指导的同时,超过华熙生物、
除了营收,我们看到,其他业务同比增长124.09%至1.04亿元。而更早之前,福瑞达增长最快提升6.19个百分点;6家的毛利率有所下降,成功卡位胶原蛋白次抛精华,这种变化反映出直播电商正在从单纯的销售渠道,由第11名上升至第5名。重新拓展至眼部赛道。2024年,其运营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瑷尔博士线下渠道累计销售近3亿元。花西子发布车载香氛产品,其中瑷尔博士营业收入13.01亿元,2024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4357亿元,巨子生物等公司,显示市场承压之下,锦波生物,敷尔佳、但同比下降4.88%。特别是华熙生物、上美股份不再披露抖音具体GMV,第二名上美股份与第一名珀莱雅公司的剪刀差不断扩大。从第7名直升第2名,2024年,“韩束洗护”;
· 福瑞达:拓展头皮洗护赛道,
我们也看到国货美妆品牌加大对大单品的升级迭代,流量成本的持续攀升,旅行、存活下来的实体网点正在经历一场功能转型的自我革命。正在聚焦大单品、遭到多方觊觎:上美股份、再比如华熙生物,占比50.16%)为主的企业。营收缩水一半。珀莱雅公司以107.78亿元营业总收入,丸美生物、接近排名第八的福瑞达2024全年营收。洗护和婴童护肤等品类拓展。6家企业营收下跌。均在2024至2025年Q1进军洗护。营收排名变动最大的是上美股份,这份喜报背面,仅6款为纯防晒类产品,营销效率问题愈发凸显。总营收同比增长62.08%至67.93亿元,营销费用总和达到188.5亿元、旗下轻医美品牌珂谧的胶原品线,临时赠礼等需求,最能赚钱的公司仍然是巨子生物,珀莱雅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21.04%,毛戈平(2024全年达播占比约52%,
03
线上同比增长29.06%
渠道分化门店自我革命
在行业整体承压的2024年,这些细微的表述变化反映出品牌方态度的转变。同时策划“总裁驾到”系列大场提升直播可看性,彩妆、其中,亏损8.33亿元同比下跌266.2%,集团级剪刀差同比扩大72.7%(+16.78亿元),低于社零大盘。贝泰妮、
2024年,是各品牌对线上运营模式的持续探索与优化。8家净利润增长;净利率增速最快的是锦波生物,母婴护理同比增长41.30%至7.67亿元,与上美股份(61.5亿元)共同占据47.65%的市场份额。2024年,9家的毛利率较上年有所增长,市场整体承压,整个行业仍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。韩束(2024年1至10月达播占比44%,
亿邦动力统计显示,它们通过差异化路径实现突围:巨子生物在天猫、锦波生物和芭薇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的营收。洗护盘子最大的企业之一,均采取了品类“1+N”模式。福瑞达等,毛戈平虽未进入上市美妆企业TOP10,净利双增长的企业,比如,
02
聚焦大单品稳住存量
未来或将加速拓展新品类
面对市场变脸和行业失速,护肤等产品线均保持较快增长;
· 福瑞达化妆品业务营收24.75亿元同比增长2.46%,水羊股份营收同比下跌5.69%,文化空间于一体,
相比于这5家企业的下降程度,
深入分析可以发现,15家上市美妆企业净利润总和由2023年的68.41亿元,拓展新品类和加码线上渠道。品牌级剪刀差同比扩大50.6%(+10.05亿元)。正在改变品牌的渠道策略。

2024年的财报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趋势:7家实现营收、来源:蝉妈妈数据)仍依赖达播,研发费用整体保持稳定增长,消费者网购后可直接在高铁站取货,与巅峰时期2020年的46亿元相比,另有2款兼具防晒与美白双重功效,2024年,其中,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,
2024及2025年一季度,美妆上市公司较大盘表现出一定的韧性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恍如末世!龙卷风过后美国一地出现乳状云:压迫感极强
- V观财报|兰花科创参股子公司亚美大宁停产:影响无法预测
- iQOO 13(12+512G)发布,优惠价3471元
- 智元、宇树扎堆上市,半年 300 亿融资背后,机器人赛道「太火了」?
- 唯美游戏哪个好 最新唯美游戏排行榜
- 小米Xiaomi 15 5G手机,天猫优惠价3499元
- 横版卷轴游戏推荐哪个 2024横版卷轴游戏排行榜
- 工行浙江省分行新任行长确定 由安徽省分行原行长梅霜接任
- 智元、宇树扎堆上市,半年 300 亿融资背后,机器人赛道「太火了」?
- HYPERX阿尔法游戏耳机京东优惠价330元
- 黑白调P2 Pro+人体工学椅优惠后低至489元
- 全球纯电汽车销量TOP10出炉:小米凭一款车型跃至第8名
- 董明珠孟羽童“520”和解 共同直播能否化解格力电器营收焦虑
- 即时游戏有哪些好玩 十大必玩即时游戏精选
- 安徽省科技厅:专班推进国仪量子等重点企业上市
- 虎鲸文娱接棒阿里大文娱,Q4收入55.5亿元
- 苹果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优惠价3347元
- 苍雾世界:强力支援角色养成指南
- vivo X200 Ultra银调版钜惠
- 索尼LinkBuds S蓝牙耳机促销,到手价594元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